Z6尊龙官方网站未来,钢铁生产不再是高温高压高危环境下的艰苦工作。中冶赛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和技术,让钢厂内外联系更紧密、接口更简单,建立开放、高效、标准化、低成本的钢铁产业价值链,让钢铁呈现出智慧、人文和优雅的新面貌。
本届智博会,中冶赛迪首次对外发布了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该云平台是依托中冶赛迪数十载钢铁领域知识积累,融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面向流程工业提供的包括智能生产管控、企业运营及外部生态协同服务的一站式云平台,致力于解决未来钢厂与钢厂之间的网络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置和优化问题,打造开放可扩展的智能化应用开发生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智能制造云化解决方案。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钢铁行业智能化大部分都停留在传统自动化加传统信息化层面,没有根本上解决成本和效率的瓶颈问题。工业互联网作为如今工业的核心推动力,以全新的工业生态系统,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通过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连接,未来,钢厂之间的空间阻隔有望被打破,某个大型钢铁联合集团只需一个总部平台,即可对分布在千百公里外的N个制造基地一体化管控。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原料、物流、金融、上下游客户等合作伙伴,以数据为纽带建立产业协同生态圈,打造最具效益的钢铁产业价值链,实现“极致高效率、极致低成本、极致标准化、极致低排放”四大目标,充分展现未来工厂的美好前景。
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具有无人化生产、智慧决策、无边界协同的特点,中冶赛迪基于该云平台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并在钢铁行业开展了大量工程实践,为行业转型升级赋予新动能。
中冶赛迪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重点打造“智能流程”、“数字化料场”、“堆取无人化”、“综合智能运维”等系统,实现原料场生产的完全自动化、高度智能化和管控一体化。
该系统已在宝钢湛江钢铁的原料场成功实施,是行业首座智能化原料场,实现了对宝钢湛江钢铁原料场的精确、实时管理,大幅提高作业质量。100万平米的原料场,只需2个操作工远程监控;劳动生产率提升80%,原料场利用率提升20%,盘库效率提升95%。
中冶赛迪无人机车解决方案是钢铁园区物流在无人驾驶领域首次探索和重要实践,且无人驾驶智能铁水运输系统已在湛江钢铁成功开跑。该系统以无人驾驶系统为核心,结合环境感知系统、智能车辆调度指挥系统、设备保障系统、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造基于工业AI技术的全天候全流程无人化机车运输系统。
该系统在宝钢湛江钢铁运用产生良好的效果:混铁车周转率从3.9提升至4.2;机车/罐车利用率提升12.5%;运输效率提高10%;人员精简达80%。
中冶赛迪和八钢联合推出的热轧智能化钢卷库系统,既是国内首个具有工业4.0标准的热轧智慧钢卷库,又是世界首套热轧高温无人钢卷库。该系统能够适应高温、复杂环境,保障库区安全、高效、可靠运转,彻底消除钢卷货物损伤。
目前,八钢热轧钢卷库7台行车均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大幅减少高温高危作业人员;出库效率提高50%;最大吊运能力提升10%以上Z6尊龙。
宝武韶钢智慧中心:首次将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在钢铁工业进行集中化、规模化应用,开创了炼铁的智能制造新型生产模式,是中国钢铁智能制造领域里程碑式的标杆项目。
在面积仅1600平米的韶钢智慧中心,植入了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平台,基于大数据中心集成了100多个智能模型,对现场采集的30多万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完成了原本分散在韶钢铁区及能介区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0多个中控室、400多名操作岗位工人要做的工作。智慧中心投用后,工作模式发生巨大改变,韶钢400多名操作工人从涉煤气等高危区域撤离,作业区数量降低60%,人工效率提升40%;吨铁成本降低25元,平均日产量提高500吨;投产5个月的成本和产量等实际生产指标稳步提升,2019年收益将预测达到约2亿元。
通过GIS地图、3D模型、人员定位与集控调度系统相结合,直观展示钢铁企业的地理建筑、大型设备、皮带、管网等布局,关键生产运行监测参数,事件响应及处置追踪,实现对企业的建筑设施、人员和生产运行活动的集中管控。
该平台满足管理人员从宏观监控到微观定位的管控需要,有效提升生产运行事件响应效率和调度管控水平。在湛江钢铁水处理集控、武钢铁前集控、武钢热轧集控中心已有应用。
轻推是中冶赛迪打造的移动互联平台,集沟通、协同、轻应用于一体,凭借柔性特质与强大的连接能力,将企业中的人、物、场景连接起来,现已服务于各行各业。
在智能办公领域,轻推涵盖了工作沟通、协同,也涵盖了如考勤、审批、云文件、公告等各种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功能或应用,同时能够连接和集成企业现有的OA、ERP、CRM等系统。
在产业协同方面,轻推为钢铁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连接不同厂商、不同作业区域的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提供生产实时状态监测、生产报表推送、远程交流协作、作业经验积累与共享等服务,实现人、系统、设备、场景的全面联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